SCB18干式变压器(树脂浇注、铜箔绕组、1级能效)的异常升温是指运行中绕组或铁芯温度超过GB 1094.112023规定的温升限值(F级绝缘绕组温升≤100K,H级≤125K,环境温度以40℃为基准),或温度异常波动(短时间内升高10℃以上)。其本质是“产热>散热”的失衡状态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绝缘老化加速(温度每升高10℃,绝缘寿命减半)、局部放电量增大,甚至引发绕组烧毁。以下是系统分析与处置方案:
一、异常升温的核心原因与诊断
1. 内部故障(产热异常增加)
故障类型 | 典型特征 | 检测方法 |
---|---|---|
绕组匝间 / 层间短路 | 局部温度骤升(热点温度可能超 200℃),伴随异常噪音(“滋滋” 放电声),空载电流增大 10% 以上。 | ① 直流电阻测试:短路相电阻比正常相低 5% 以上;② 频响法:绕组特征图谱与出厂值偏差>5%;③ 局部放电检测:局放量突增至 50pC 以上(正常≤10pC)。 |
绕组接头松动 | 接头部位温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(温差>15℃),负载电流越大,温差越明显。 | ① 红外热成像:接头处温度异常偏高;② 直流电阻测试:相电阻不平衡率>2%(1600kVA 以下)。 |
铁芯多点接地 | 铁芯温度高于绕组温度(正常应低 5-10℃),接地电流>100mA(正常≤10mA)。 | ① 铁芯接地电流测试:用钳形电流表测接地引线电流;② 绝缘电阻测试:铁芯对地绝缘电阻<100MΩ(正常≥1000MΩ)。 |
铁芯硅钢片绝缘损坏 | 空载损耗增大 20% 以上,铁芯整体温度均匀升高,无明显热点。 | ① 空载试验:实测空载损耗超过出厂值 10%;② 铁损测试:通过专用仪器检测硅钢片绝缘电阻。 |
2. 散热系统失效(散热能力下降)
失效类型 | 典型特征 | 检测方法 |
---|---|---|
冷却风机故障 | 强迫风冷(AF)模式下,温度随负载上升陡峭(负载率每增 10%,温度升 8-10K,正常应≤5K),风机无转动或异响。 | ① 检查风机电源:控制回路熔断器是否熔断,接触器是否吸合;② 风机绝缘测试:绕组对地绝缘电阻<0.5MΩ(正常≥2MΩ)。 |
风道堵塞 / 散热不良 | 自然风冷(AN)时,温升随环境温度升高异常敏感(环境温度每升 5℃,绕组温度升 6-8K),外壳或散热片积尘严重。 | ① 观察散热通道:浇注体表面、外壳通风孔是否被粉尘、杂物堵塞;② 热成像:绕组与外壳温差>20K(正常应≤15K)。 |
温控器误判 | 温控器显示温度远高于实际(用红外测温仪对比,偏差>10℃),或风机不按设定值启动(如 70℃未启动)。 | ① 校验温控器:用标准电阻箱模拟 PT100 信号,检测显示值误差;② 检查温控器与绕组的测温点接触是否良好。 |
3. 外部运行条件异常
异常类型 | 典型特征 | 检测方法 |
---|---|---|
长期过负荷 | 温度随负载率升高线性增长,负载率>120% 时,温升超过限值,三相电流均偏大。 | ① 查看电流表:实测电流>额定电流 1.2 倍;② 计算负载率:连续 24 小时平均负载率>85%(设计最佳负载率 50-70%)。 |
环境温度超标 | 变压器周围温度>40℃(如夏季封闭配电室无通风),温度随环境温度同步升高。 | ① 测量环境温度:距变压器 1m 处、1.5m 高度的温度;② 检查通风系统:配电室空调、排风扇是否失效。 |
电压异常 | 高压侧电压长期超额定值 5% 以上(如 10kV 系统电压达 10.7kV),空载温度升高明显。 | ① 监测电压:高压侧电压>1.05 倍额定值;② 计算铁损:电压每升高 10%,铁损增加约 20%(导致铁芯发热增加)。 |
安装方式不当 | 靠墙安装距离<0.5m,或上方有遮挡物,散热空间不足,整体温度均匀偏高。 | ① 检查安装间距:距墙、顶部障碍物距离是否<0.6m(规范要求≥0.8m);② 模拟散热测试:强制通风后温度下降明显(>8℃)。 |
二、紧急处置与分步排查流程
1. 紧急控制(温度超过限值时)
立即减负荷:将负载率降至80%以下,若温度仍持续上升,果断断开电源(避免绝缘击穿)。
强化散热:开启所有冷却风机(包括备用风机),打开配电室门窗或启动应急通风设备,用工业风扇对变压器强制降温。
隔离保护:若伴随异响、冒烟或局部放电声,立即切断高低压侧电源,设置警戒区,防止二次故障。
2. 分步排查(按优先级)
排查步骤 | 操作要点 | 判定标准 |
---|---|---|
第一步:检查外部条件 | ① 测三相电流(确认是否过负荷);② 测高压侧电压(是否超 1.05 倍额定值);③ 测环境温度(是否>40℃);④ 检查安装间距与通风。 | 若电流>1.2In、电压>1.05Un、环境>40℃或间距不足,优先调整外部条件(减负荷、降电压、加强通风)。 |
第二步:检查冷却系统 | ① 手动启动冷却风机,观察是否运转正常;② 清理散热片、通风孔积尘;③ 校验温控器(用红外测温仪对比显示值)。 | 若风机不转或温控器偏差>10℃,更换风机或温控器,清理后温度下降≥5℃为有效。 |
第三步:电气试验检测 | ① 断电后测绕组直流电阻(三相不平衡率);② 测铁芯接地电流;③ 测绝缘电阻(高低压对地、高低压之间)。 | 若电阻不平衡率>2%、接地电流>100mA 或绝缘电阻骤降,判断为内部故障。 |
第四步:专业检测 | 联系厂家或第三方机构,做① 绕组频响分析(判断变形);② 局部放电测试(局放量);③ 铁芯铁损测试。 | 频响图谱偏差>5%、局放量>50pC 或铁损超 10%,需返厂检修绕组或铁芯。 |
三、根本解决与预防措施
1. 针对性处理方案
内部故障:
绕组短路/接头松动:返厂重新绕制绕组或紧固接头(需保证绝缘浇注工艺达标);
铁芯多点接地:查找接地点(通常为金属异物或绝缘老化),清理后恢复单点接地;
硅钢片绝缘损坏:若为局部损坏,可涂刷绝缘漆修复;大面积损坏需更换铁芯。
散热系统:
风机故障:更换同型号风机(需匹配风量≥设计值,如1000kVA机型风机风量≥2000m³/h);
风道堵塞:建立每月清洁制度(用压缩空气吹扫散热片,避免用水直接冲洗)。
外部条件:
过负荷:重新核算容量,增容或错峰用电(如将大功率设备运行时间错开用电高峰);
环境高温:改造配电室通风(加装空调或智能排风扇,控制环境温度≤35℃);
电压偏高:协调电网调整分接开关(如10kV侧从10.5kV分接调至10kV分接)。
2. 长效预防机制
定期监测:
每周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绕组、接头、铁芯温度(记录温差,超过10℃需关注);
每月检查冷却风机运行状态(无异响、振动≤0.1mm/s)、温控器校准(误差≤2℃);
每年做电气试验:直流电阻、绝缘电阻、短路阻抗(与出厂值偏差≤3%)。
负载管理:
安装智能监控系统,实时监测负载率(设置80%预警、100%告警);
避免短时冲击负荷(如电机直接启动),建议配置软启动器或变频器。
环境控制:
配电室加装温湿度传感器(联动通风设备,温度>35℃自动启动);
变压器周围1m内禁止堆放杂物,顶部禁止覆盖任何物体。
总结
SCB18干式变压器异常升温的核心是“产热散热”失衡,排查需遵循“先外部后内部、先简单后复杂”原则。日常管理中,需重点关注负载率、冷却系统和环境温度,通过定期检测(红外测温、电气试验)提前发现隐患。对于内部故障(如绕组短路、铁芯接地),必须由专业厂家处理,确保修复后绝缘性能和损耗指标符合GB 200522020 1级能效要求,避免二次故障。